生物滤池是当代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认识得最早的处理工艺,是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早期出现的普通生物滤池水量负荷和BOD负荷都很低,虽净化效果好,但占地面积大,而且易于堵塞。后来除保留此普通滤池外,又开发出了一种伴有处理水回流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都较高的高负荷生物滤池。1951年德国化学工程师舒尔兹又根据气体洗涤塔原理创立了塔式生物滤池,污水、生物膜和空气三者充分接触,水流紊动剧烈,通风条件改善,氧从空气中经过污水向生物膜内的传递过程得到加强,较高的负荷加快了生物膜的生长和脱落,使塔式生物滤池单位体积填料去除有机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另外,该滤池的问世也使生物滤池占地大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 普通生物滤池主要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四部分组成,见图8-1。
池体在平面上多呈方形、矩形或圆形;池壁多用砖石筑造,一般应高出滤料表面0.5-0.9m。具有围护滤料的作用,并防止风力对池表面均匀布水的影响;池底一般具有1%-2%的坡度,其作用是支撑滤料和排除处理后的污水;池底底部四周设通风孔,其总面积不小于滤池表面积的1%,滤料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主体,应具备质坚耐腐、比表面积高、空隙率大、适合就地取材等条件,长期以来一般多釆用碎石、卵石、炉渣和焦碳等实心拳状无机滤料。但近年来也已广泛使用由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酰胺等材料制成的呈波形板状、多孔筛状和蜂窝状等人工有机滤料(见图8-2),更具有比表面积大(100~200mm3)和空隙率高(80%-95%)的优势。滤料层一般由底部的承托层(厚0.2m,无机滤料粒径60-100mm)和其上的工作层(厚13~18m,无机滤料粒径30-50mm)两层充填而成。
布水装置多采用固定喷嘴式的间歇喷洒布水系统,主要由投配池、布水管道和嘖嘴等几部分组成,向滤池表面均匀地撒布污水。投配池设于滤池的一端或两座滤池的中间,其内设有虹吸装置;布水管道敷设在滤池表面下05-0.8m,其上设有一系列规矩排列、伸出池面0.15-0.20m的竖管;竖管顶端安装有喷嘴。当污水流入投配池内并达到一定高度后,虹吸装置即开始作用,污水泄入布水管道,并从喷嘴喷出,被倒立圆锥体所阻,向四外分散,形成水花;当投配池内水位降到一定位置后,虹吸被破坏,停止喷水。
本文是由华南地区大型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辑。部分文字内容采集于文献,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如果你需要性价比高的污水处理设备,敬请来电免费索取设备的相关资料!
免费热线:400-049-7613
报价专线:13662762314 夏小姐
邮箱:sale@cunlei.net
详情请登陆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进行了解: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