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大气污染的管理

    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三大环境政策之一:环境管理是污染治理的指导和支持、保证,管与治要相结合,大气污染管理是废气治理的支持和保证,对废气治理实用技术的筛选、治理方案的优化起指导作用。
    (一)大气污染管理的主要内容
    大气污染管理是指为了控制大气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进行的种种管理工作。当前进行的主要是大气化学污染管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1.制定和实施大气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准绳和中心环一节,抓不住这个环节,强化环境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1)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以及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其中,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的主体,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本地区范围内使用的标准,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省、自治仪、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2)中国大气环境标准主要有如下儿项。
    ①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U9S--82 , GB 3D9S---95)这是我国规定的各类地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不许超过的限值,‘是评价和控制管理大气污染的准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作用是:(a)评价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b)作为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c)分级、分区、分期管理大气环境的水准,即各个地区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在不同时期执行不同级别的标准;(d)便于因地制宜制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②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9'73年制定的《上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其中废气部分规定了二氧化硫、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被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等1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指标;1991年发布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随后陆续发布的有《机动车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窑炉排放标准》,以及水泥、焦化等行业的排放标准
   ③大气环境基础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如:《空气质量词汇》(GB 6916-86),《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GAIT 38400---91)等〕中国从80年代初开始对环境标准样品进行研究,现已研究出包括大气、煤飞灰等几十种标准样品。
    ④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为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1992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国家在环境标准中,建立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其管理范围为:城市环境质量综合考核指标;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验收技术规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技术规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保专用采样器;环境信息分类与编码等。
    2.大气环境污染评价
    当前进行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实际上就是以污染程度轻重来划分环境质量级别的环境污染评价。在大气污染管理工作中,为了描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定期向上级机关或居民报告环境质量状况,预测分析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都需要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范围及内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国家(或地方)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一般选用国家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范围,主要是在人口众多、大气污染显著的城市(或地区)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污染评价,通过评价确定大气的污染程度及分布。
    (2)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主要有下列4项,依次进行。
    ①选定评价参数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但带有普遍性的主要污染物只有5~6种。即:总悬浮微粒( TSP)、飘尘、SO2、NOx , CD、光化学氧化剂(O3)等。在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时首先要根据本城市(地区)的实际情况(环境特征),选择对本城市(地区)的大气环境有重要影响的污染物作为评价参数。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普遍是煤烟型污染,一般选TSP,跳 , NQx;如果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机动车较多,燃煤低空排放的污染源较多,则考虑选TSP,SO2、NOx, CO,Q3或TSP、SO2、NOX,CO 苯并[a]芘(或Pt)总之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②获取代表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根据选定的评价参数、污染源分布、地形及气象条件等,确定恰当的布点采样方法,设计监测网络系统,以获取能代表大气环境质量的数据及同步的气象数据。
    ③选择评价方法通常选用环境质量指数(EQI )法或分级评分法:
    ④根据选定的方法进行评价,并画出污染分布图
    3.大气污染源管理
    污染源管理是运用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及环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进行的规范化监督管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下面分别阐述其原则与内容。
    (1)污染源管理的原则污染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承担治理责任,开发者承担补偿责任;不断强化监督管理,以管促治。
    进入卯年代,污染源管理开始了3个大的转变。即:由污染源的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由排放污染物浓度控制转向以总量控制为基础,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由污染的点源治理转向集中控制(或综合治理)与点源治理相结合。
    (2)污染源管理的内容
    ①污染源调查评价污染源调查评价是污染源管理的基础工作,经过调查要获得下列数据资料:(A)各类污染物的排污量;(B)污染物的排污系数(万元产值排污量或吨产品排污量);(C)污染源分布(画出分布图);(d)各个污染源的排污分担率;(e)经标化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F)主要污染源的污染分担率(或污染贡献率)。
    ②污染源排放量控制一是按排放标准控制,要求各污染源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各类排放标准。如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单位设备排污控制指标,单位产量(或产值)排污控制指标,单位产量(或产值)用水量指标、燃料消耗指标、有毒有害原材料消耗指标,等等。二是排砍地点控制。为了保证某些敏感地区或重点保护区的环境质量,不准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居民稠密区、风景区、疗养区等建设能耗高、废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有些敏感地区不准建设工业企业。
    ③按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把功能区做为一个控制单元,对排人控制单元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按功能区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又可分为L!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是根据城市(或地区)制定环境规划时所确定的规划期环境目标(总量控制目标),对控制单元进行总量控制,并分解到源对各污染源进行总量控制、、
    容量总量控制是指根据功能区环境容量(最大纳污量)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要对城市(或地区)的各功能区进行环境容量分析,确定各功能区的最大允许排污量,做为总量拧制的依据。容量总量控制是把保证功能区环境质量〔排污不超出环境容量)与对污染源的朽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直接联系起来,比日标总量控制更科学合理,
    ④建立污染源软控系统加强环境监测及环境监理,建立污染源监控系统.防止突发性污染事故几见图0-3
大气污染源监控系统
    4.大气污染预测、预报
    大气污染预报分为大气污染潜势顶报和城市大气污染浓度预报,是大
气环境污染管理和防止大气污染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1)大气污染潜势预报主要是预报在未来气象条件下大气的扩散稀释能力,从而判断是否会产生严重污染,甚至污染事故。
    (2)城市大气污染浓度预报主要是预报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即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水平(事先确定控制点)。浓度预报人致分为统计预报和模型预报两大类统计预报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大气污染浓度的监测数据及同步的气象数据,建立起排放总量、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浓度的统计关系,用于进行预报。模型顶报常用箱模型、烟流模型或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预报;近来有些城市用多元扩散模型进行预测、预报,效果较好。
    (二)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从以行政管理为主走向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环境保护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逐步形成环境管理制度,再经过实践验证、不断完善,上升为法律、法规,即是环境法律制度。下面对我国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在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规定)分别进行阐述。
    1.控制新污染源,促进经挤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管理制度
    主要有三项: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三者结合起来,以环境规划为先导形成控制新污染源、贯彻“三同步”方针的三个重要环节
    “一同步”方针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首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同步制定、综合平衡。控制月发强度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划定环境功能区、控制工业合理布局,使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统一起来;在环境规划指导下,对新的开发区、开发建设项目、扩建改建项目进行环境形响评价,预测分析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通过环境保护措施(污染防治工程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运转(即“三同时”)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所提出的环保对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就是贯彻一r“二同步”方钊中的同步实施。环境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价一“三同时”,二个环节紧密相连,即可保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2控制大气污染,以管促治的制度
    (1)排污收费制度及限期治理制度《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2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排污收费是一项老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实施10多年来对于老污染源的管理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看排污收费标准仍然偏低,全面、足额收费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污染源管理的深化,在排污收费(而不仅是超标收费)、多因子收费、总量收费等方面正在努力探索。1992年9月14日由国家环保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和国务院经贸办联合发出《关于开始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二省、九市作为开展征收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费的试点地区:规定一般排放1kgSO2收费不超过0.2元(不论是否超标,只按排放总量计算),具体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由地方政府确定、
    缴纳排污费并不能减掉排污单位的治理责任。1996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第四项“限期达标,加快治理老污染”中规定:“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现有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的期限可视情况不同定.为1至3年犷……”_实践证明,限期治理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2)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申报也是一项法律制度。《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坚、浓度,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秉大改变的,必须及时中报”。在执行这项制度时,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排污单位申报的数据进行核实,使用统一软件加以汇总,并实行动态管理。
    (3)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与排污申报联结起来形成控制污染源排污的较为完铭的管理体系。其理论基础是环境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环境是资源,资源应有偿使用
    大气环境是资源,大气的自净能力也是资源,资源属国家所有。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一单位是使用大气的自净能力,使用属于国有的资源,所以必须申报使用数量、时间和地点(即排污去向及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强度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政府委托接受申报并核实申报的数据资料,根据各申报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大气自净能力(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和排污去向),发给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有权提出排污申清,但有义务必须遵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环境保护部门有义务合理分配排污指标,但有权利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依据_.仁述理沦分析,经过环境立法将权力与义务用法律条文做出明确规定,即形成完整的环境法律制度:
    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叮证制度,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1990年国家环保局印发了《全国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大津、上海、沈阳、广州、太原等15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1991年6月至1992年10月国家环保局污染管理司陆续下发了10个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试点下作技术指导文件。如:排放大气污染物申报登记表及其技术规范;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工作技术导则;确定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指标的技术原则和方法;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等。试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陆续对试点城市验收后,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经实践证明这项制度确实行之有效,技术上、管理上也都有较为成熟的办法和经验后,方可提升为法律制度(1995年修改代大气污染防治法》时,尚未做出法律规定)。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为控制污染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点源治理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做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9年开始,实行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作为促进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管理的重要措施,1995年以前,考核指标包括城市环境质量、污染集中控制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二方面指标‘:大气方面的指标在总的考核评分中的比重‘权值)约占30%。8年来,在各地城市政府的关注下,这项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5年随着环境管理的深化,进一步调整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增加了重点污染物总量削减率、环保投人、机构建设、排污收费状况等指标。
 


本文地址为:http://www.cunlei.net/tech/feiqichuchen/1345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Tags:
上一篇:大气污染区域性的不良影响
下一篇:污染源的定义、分类及调查评价